大量元素:
氮:作用(氮肥有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提高蛋白質含量的作用,促進豎向生長)
硝態氮、脲態氮、銨態氮、酰胺態氮
磷:(作用:磷肥能使植株莖枝堅韌,促使花芽形成,花大色艷,果實早熟,并能使樹木生長發育良好,多發新根,提高抗寒、抗旱能力。磷肥不足樹木生長緩慢,葉小、分枝或分蘗減少,花果小,成熟晚,下部葉片的葉脈間先黃化而后呈現紫紅色。缺磷時通常老葉先出現病癥。)
磷酸一銨 、磷酸二胺
鉀:(作用:鉀肥能使樹木莖桿強健,促進植株橫向生長,提高抗病蟲、抗寒、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促使根部發達,球根增大,并能促使果實膨大,色澤良好。缺鉀會導致樹木葉緣出現壞死斑點,最初下部老葉出現斑點,葉緣葉尖開始變黃,繼之發生枯焦壞死。鉀肥過量,會引起樹木節間縮短,全株矮化,葉色變黃,甚至枯死。 )
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磷酸二氫鉀
中量元素:
鈣:硝酸鈣、過磷酸鈣、螯合鈣(作用:鈣能促進莢果形成,減少空莢、提高飽果數,增加果皮韌度,減少裂果率,鈣質肥料施用在酸性土壤中可以降低土壤酸度。鈣質肥料能提高花生、大豆的產量、改善品質?;ㄉ扁}時老葉的邊緣及葉面會出現不規則的白色小斑點,植株長勢弱,新生葉片小,嚴重影響花生產量。)
鎂:一水鎂、七水鎂(作用:當植物缺鎂時,其突出表現是葉綠素含量下降,并出現失綠癥。由于鎂在韌皮部的移動性較強,缺鎂癥狀常常首先表現在老葉上,逐漸發展到新葉。缺鎂時,植株矮小,生長緩慢。雙子植物缺鎂時葉脈間失綠,并逐漸由淡綠色轉變為黃色或白色,還會出現大小不一的褐色或紫紅色斑點或條紋;嚴重缺鎂時,整個葉片出現壞死現象。禾本科植物缺鎂時,葉基部葉綠素積累出現暗綠色斑點,其余部分呈淡黃色;嚴重缺鎂時,葉片退色而有條紋,特別典型的是在葉尖出現壞死斑點。)
硫(作用:它是構成含硫氨基酸和蛋白質的基本元素,也是合成其他生物活性物質的重要成分,直接參與作物新陳代謝。硫肥的主要作用有:①增加作物產量。②改善作物品質。合理使用硫肥,可有效提高面粉中蛋白質含量,洋蔥、大蒜、芥菜中揮發性化合物的含量,蔬菜和水果的營養價值及商品率等。③合理使用硫肥,可以提高氮、磷大量元素和鋅、鐵、銅、錳、硼等微量元素的養分利用率。)
微量元素:
硼:(作用: 1、有利于植株受精及種子的形成,因為它能使作物花粉快速萌發,并且使花粉管迅速進入到子房內。
2、對作物的根系生長和伸長有重要作用,因為硼能對作物細胞伸長和細胞分裂起到促進作用。
3、能增強作物的抗逆能力,比如抗旱、抗寒及抗生理性病害的作用,對豆科類的作物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得到大大提升。4、能增加果實的坐果率和豆科類植物的結實率,因為硼肥在作物體內碳水化合物的運輸和代謝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參與者
錳:(作用:錳參與光合作用、氮的代謝和氧化還原過程,所以錳肥對許多農作物都有朗好的增產效果。)
鉬:(作用:鉬是植物生長發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對花生等豆科作物固氮起著重要的作用,并參與氮素的代謝過程,促進根瘤的形成,對氨基酸的形成、轉化及蛋白質的合成有顯著的作用?;ㄉ便f時根瘤發育不良,嚴重缺鉬時影響正常生長,主要表現為葉片失綠,失綠部位在葉脈間組織形成黃綠或橘紅色的葉斑,然后葉緣卷曲,凋萎甚至壞死。葉片向上彎曲,成熟的葉片有的尖端有灰色褶皺或出現壞死斑點,葉和葉脈干枯。)
銅:(作用:銅是一些酶的組成部分,與葉綠素的合成和植物的呼吸有密切 關系。缺銅時谷類作物的穗和芒發育不全,空秕粒多、產量下降。銅元素又有很好的殺菌作用)
鐵:(作用:鐵也是植物必需微量營養元素之一,是植物中一些重要的氧化還原酶的組分。鐵不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但鐵對葉綠體結構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沒有葉綠體,植物就不會有葉綠素。鐵以各種形態與蛋白質結合生成鐵蛋白:細胞色素、過氧化物酶、豆血紅蛋白、鐵氧還蛋白。鐵肥對矯治果樹失綠癥有一定作用。硫酸亞鐵主要用于葉面噴施,也可用作基肥。有機鐵肥和螯合鐵肥用于噴施,效果更好)
鋅:(作用:一、增強作物的根莖抗病能力?,F已發現鋅對很多植物的分生組織(根和莖)生長健壯有決定性的作用,施鋅肥可以促進根部健壯,使作物有會再感染各種根部病害,特別是藥材的線蟲病、棉花的立枯病、西瓜的枯痿病和煙葉的花葉病等土壤病害,施鋅肥后發病率明顯降低。
二、參與作物生長素的代謝。鋅在作物體內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參與生長素的代謝。缺鋅時作物生長發育即出現停滯,其典型表現是葉片變小,節問縮短等癥狀,稱為“小葉病”或“簇葉病”。
三、提高作物的產量。鋅元素參與作物光合作用中的二氧化碳的水合作用,缺鋅會使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降低,使作物減產乃至絕收。施鋅肥同樣會提高產量。
四、改善作物的品質。鋅與蛋白質代謝作用有密切關系,缺鋅時蛋白質合成受阻。試驗證明,施鋅肥可以明顯改善作物的品質。
五、提高作物的座果率。鋅對生殖器官發育和受精作用都有影響。
六、提高作物的抗逆性。鋅可增強植物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它既能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和抗澇性,又能提高植物的抗熱性和抗凍性。)
18種氨基酸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1、甘氨酸(GLY):增加農作物對磷鉀元素的吸收;提高植物抗逆性;對植物的生長特別是光合作用具有獨特的促進作用,它可以增加植物葉綠素含量,提高酶的活性,促進二氧化碳的滲透,使光合作用更加旺盛,對提高作物品質,增加Vc和糖的含量都有著重要作用。
2、亮氨酸(LEU):植物生長促進劑;對農作物有著奇特的光合作用和調節作用。
3、蛋氨酸(MET):防止根菌的侵害,殺死許多寄生病菌。
4、酪氨酸(TYR):在植物中調控根尖、根細胞的維持。
5、組氨酸(HIS):(暫無報告)
6、蘇氨酸(THR):有效抵抗很斑病。
7、丙氨酸(ALA):抵抗和消滅農作物病菌的作用。
8、異亮氨酸(ILE):(暫無)
9、色氨酸(TRY):抵抗和消滅農作物病菌的作用;色氨酸經脫羧、脫氨、氧化,生成吲哚乙酸,一種植物體內普遍存在的內源生長素。
10、胱氨酸(CYS):抵抗和消滅農作物病菌的作用。
11、賴氨酸(LYB):對農作物有著奇特的光合作用和調節作用。
12、天冬氨酸(ASP):降低植物體內硝酸鹽的含量。
13、纈氨酸(VAL):(暫無)
14、苯丙氨酸(PHE):參與植物抗病反應。
15、脯氨酸(PRO):在植物干旱脅迫下,能引起滲透壓下降;在植物發育起重要作用,與植物的發育階段、器官類型有關。
16、絲氨酸(SER):參與植物衰老;木質化的合成;發芽;細胞組織分化;程序化細胞死亡;信號傳導;蛋白質降解與加工;抑制植物生長。
17、谷氨酸(GLU):谷氨酸在光呼吸氮代謝中的作用;降低植物體內硝酸鹽的含量;對農作物有著奇特的光合作用和調節作用。
18、精氨酸(ARG):具有貯藏氮元素營養的功能;參與植物生長發育、抗逆性等生理化過程。
腐殖酸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一、刺激生理代謝。腐植酸含有多種活性功能基因,可增強作物體內過氧化氫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刺激生理代謝,促進生長發育。如腐植酸能促使種子提早發芽,出苗率高,在低溫下尤為顯著;能刺激根系極端分生組織細胞的分裂與增長,使幼苗發根快,此生根多,根量增加,根系伸長,使作物吸收水分、養分能力增加。
二、改變化肥特性。腐植酸含有羧基,酚羥基等官能團,有較強的離子交換和吸附能力,能使碳銨減少銨態氮的損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經氧化降解的硝基腐植酸,可抑制尿酶活動,減少尿素揮發。降解的硝基腐植酸增加磷在土壤中移動的距離,抑制土壤對水溶性磷的固定,使速效磷轉化為遲效磷,促進根系對磷的吸收。腐植酸官能團可以吸收存儲鉀離子,使鉀肥緩慢分解,增加鉀的釋放量,提高速效鉀的含量。腐植酸與難溶性微量元素可以發生鰲合反應,生成溶解性好可被作物吸收的腐植酸微量元素鰲合物,從而有利于根系和葉面吸收微量元素。
三、改良土壤結構。腐植酸可以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調節土壤PH值,調節土壤水、肥、氣、熱狀況,提高土壤交換容量,達到酸堿平衡,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使好氣性的細菌、放線菌、纖維素分解菌的數量增加,加速有機物質的分解轉化,促進營養元素釋放,便于作物吸收營養。
四、增強抗逆特性。腐植酸能減少植物葉片氣孔張開強度,減少葉面蒸騰,從而降低耗水量,使植株體內水分狀況得到改善,保證作物在干旱條件下正常生長發育,增強抗旱性。腐植酸多為兩性膠體,表面活性大,對真菌有抑制作用,可增強作物坑寒性,易被細胞膜吸附,改變細胞膜參透性,促進無機養分的吸收,防止腐爛病、根腐病,減少病蟲害。
五、改善籽實質量。腐植酸可以與微量元素形成絡合物或鰲合物,增加微量元素從根部向葉部或其它部位運轉的數量,調節常量元素與微量元素的比例和平衡狀況,加強酶對糖分、淀粉、蛋白質、脂肪及各種維生素的合成運轉??纱龠M酶的活性,使多糖轉化為可溶性單糖,使淀粉、蛋白質、脂肪物質的合成積累增加,加速各種代謝的初級產物從莖葉或根系向果實、種子運轉,使果實豐滿、厚實。